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中国崛起日新月异,自然而然地引起诸多希腊大学和学者的注意。在国际关系学教授尼克斯·库兹亚斯的大力推动下,比雷埃夫斯大学首开先河,开设了与中国相关的课程,主要教授中国国情与文化等,同时也着眼于国际新格局中中国的地位和未来中希关系的发展。以下是本站记者对库兹亚斯教授进行的采访:
是什么促使您决定开设《中国社会与外交政策》课程?
我所在的比雷埃夫斯大学国际及欧洲关系研究所是全国排名第一的国际关系研究机构,所里有研究“金砖四国”的专项小组。自研究所成立伊始,我便在这里教授《俄罗斯社会与外教政策》这门课。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自然是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21世纪是中国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纪,作为国际关系研究员,不了解中国,何以了解瞬息万变的当代国际社会?
再者,两国虽相距万里,中华文明与希腊文明却如出一般地相似。希腊开创了民主,而中国用事实证明独一无二的治国制度的优势。两国有不少相似的传统,在各自的古代文明中也发现不少相同点,甚至2500-3000年前哲学家们也问出了同样的问题。两国也面临不少相似的问题,如台湾和塞浦路斯,穆斯林人口,与邻国的领土纠纷等。
你们大学还举办其他与中国相关的活动吗?
当然!现在我们的专家团队已经扩大。从今年起,我们将教授汉语课程。我们已经成立一个研究中心和“金砖四国”分部,研究重点是中国和俄罗斯。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中希关系以及中希对比等研究项目已投入研究。从2015年9月开始,我们会增设关于“金砖四国”(主要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研究生项目,内容涵盖历史、地理、政治及如果在这些国家开展商业活动。本学年我们会组织举办几场“金砖四国”研讨会,并计划于2015年5月7日举办希腊与“金砖四国”关系论坛。
这些活动在学生当中有什么样的反响?
反响挺大的。对中国及中希关系的学习研究能够激发学生以全新的角度来看世界,了解21世纪到底在发生什么,这会使他们将来的发展受益不少。现在我们有很多学生在中国留学,我建议他们都多关注这方面的内容。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国历史、社会、经济、语言和文化的同时,可以结合已有的西方语言以及欧美社会知识进行横向比较,加深理解。在当前多变的世界格局下,欧洲中心主义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而了解中国方方面面则对适应这一变化至关重要。
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是世界格局中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和文化体,一直以来追求并实践和平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历史上几个邻国隶属中国管辖,甚至至今在文化上也深受其影响,中国却从未像西方社会那样在那儿建立殖民地。在16至17世纪之间,中国是全球生产力最强的国家,有理由相信,再过几十年,它会再次站在顶峰。再者,中国很好地把握了在多极化世界发展的要求,尤其注意尊重他国主权,从不干涉他国内政,尊重国际格局中的每个成员。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不论学者们对中国的内部发展与分裂及和谐持何种不同观点。
您如何看待中希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希腊是中国进入欧洲的桥梁。对于二十世纪初期中国遭受的西方世界及日本的侵略,希腊表示理解与尊重。在资本主义时代,希腊从来都不是也不愿是一个殖民国家。历史能将两国紧紧地联系起来,为未来多元和谐的发展铺平道路。
记者:Theano-Damiana Agalogl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