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企业如何应对中国经济放缓?

euchamber中国的欧盟商会开展了一项研究,分析欧洲企业应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方式。研究表明,这种增速放缓仍是企业面临的首要挑战。对经济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担忧迫使欧洲企业大幅削减开支,尤其是通过裁员这种方式。39%的公司计划裁员以削减成本,而这个数字在2014年仅为24%。中国依然是一个关键的市场,因此欧洲公司希望能有“新常态”,就像中国希望其经济能上移至价值链上端一样。然而,相应的监管框架还未到位。特别是更好地实施法治被视为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首要驱动因素。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范式转移,中国政府由此必须抛弃其高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驱动经济增长的“老工具箱”,这种增长模式在许多部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产能过剩和债务负担。中国经济仍有增长空间,因此多半欧洲公司还是看好其经济增长前景,不过这些公司的数量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减。近四分之一的公司对其盈利前景颇为担忧。中国经济若想移至价值链上端,创新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三分之二以上的研发型欧洲公司在中国并无研发中心,有研发中心的公司也倾向于先在这些中心进行产品的本地化。对这些公司来说,进口替代和技术转移是一大忧患,若这方面的问题能更好地通过加强实施而受到中国知识产权法的保护,且他们的生产力并未受到国内互联网访问限制的影响而下降,那么欧洲企业将会为中国经济增长贡献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