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增加

George Tzogopoulos speaks on Greece and China

乔治·佐戈普鲁斯在会上发言

2016年3月30日周三在希腊外交部的圆形剧场举行了一场气氛热烈的讨论。讨论的议题围绕着中国、一带一路以及希腊展开。此次会议由多家希腊智团和大学组织,包括希腊欧洲和外交政策基金会、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国际关系学会、伯罗奔尼撒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以及爱琴海大学地中海研究院。此次会议旨在加强希腊对中国的了解,吸引外交官、商人、学者以及学生等诸多听众参与。

作为会议的主要发言人,中国驻希腊大使邹肖力着重讲述了希腊私有基金会和中远集团最近达成的协议。在他看来,“中远的比雷埃夫斯项目是一带一路五大支柱的最佳体现。这五大支柱是:第一,加强政策沟通;第二,加强道路联通;第三,加强贸易畅通;第四,加强货币流通;第五,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基于此,邹大使重申了北京的立场,“中远比雷埃夫斯港项目是中希友好关系的一个龙头项目。 ” 他还提到了中国发展银行所起的作用,认为其“已经表达了要加强和希腊关系的意愿。” 邹大使发言之后,希腊国际商业协会主席Nicolas Vernicos也发表了自己对一带一路、对希腊国际商会以及中希在船运行业的合作所起作用的看法。

与会学者也讨论了很多议题,如中国政府治理、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一带一路概念等。本站创始人乔治·佐戈普鲁斯博士也是与会发言的学者之一。他在发言中把中希关系升温归因于欧盟和中国成为合作伙伴这一大背景,并认为双赢合作是可行的。不过他认为对比雷埃夫斯港的私有化影响进行评价为时尚早,因为此举是否会带来盈利,取决于未来在港口周边的投资。但是希腊目前可以在旅游、贸易方面获得潜在的好处,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