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不久前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为深入了解中俄关系及其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中希友谊网特此邀请了世界经济与国际事务研究院(简称IMEMO RAN)研究中国经济和政治的负责人谢尔盖·卢克宁博士为大家解读。在访谈中,卢克宁博士评价了中俄通过对双方具体利益的关注改善了彼此的关系。他讨论了当下这种团结背后的经济驱动,并且分析了中俄之间的军事联盟可能性。
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对俄访问有何重大意义?贸易是其重点吗?
李克强的访问表明了在制裁战争时期中俄双方合作的加强。中国在其策略目标中运用“转向俄罗斯”这一招。拒绝支持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并不是为了和俄罗斯在政治上团结一致,而是为了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俄罗斯则为了弥补其因制裁而遭受的损失,扩大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借此机会进入利基市场(高科技和金融领域),由于欧美公司的制裁,这些领域在俄罗斯市场寸步难行。
中国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并加大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现阶段还未能提高对西欧的高科技产品出口,欧洲还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源泉而非消费市场。俄罗斯成为中国高科技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主要是靠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如果使用中国的科技产品和设备,就会得到优惠贷款。
今年五月中俄签订了合作协议,您如何评价两国未来的合作?
如果制裁持续,中国很可能成为高科技产品从欧美销往俄罗斯的一个中转站,但会以“中国制造”的形式转销俄罗斯。不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中国正成为俄罗斯的一个日益重要的合作伙伴。当和中国在中亚和东欧范围合作时,俄罗斯应该谨记这一点。例如,俄罗斯已经加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合作。
中俄有可能结成军事联盟吗?
中俄在经济、政治以及军事方面的合作会到威胁到中美关系,对此中国并未做好准备。中国反对与俄罗斯进行军事政治联盟,而且也不会动用其在上海经合组织和金砖四国中的地位来来打造一个反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