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深中欧及中希关系协会创立,旨在加强两国学术交流与合作

unnamed随着中国飞速发展和日益强大,对此类分析这一趋势的相关书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世界:中欧关系及中国的全球地位》一书应运而生。本书由伯罗奔尼撒大学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教授阿斯特里奥斯﹒胡里亚拉斯和索迪里斯﹒佩特罗普洛斯博士共同主编。在接受本站采访时,除了介绍了书中的主要内容,胡里亚拉斯教授还提及中希研究机构之间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举措,分析当前形势下的中希关系,并就当下热门话题—中国缘何向希腊频示好感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想到写这样一本书?

这本书是我与索迪里斯﹒佩特罗普洛斯博士主持编辑的,一共14章,分别由来自希腊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14位学者编写。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为我们学校的本科生提供相关课程的教材,因为我所在的伯罗奔尼撒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院开设有中国现当代国际关系的课程,一直受限于没有合适的教材,而希腊文学届上诸多中国相关的优秀书籍都是介绍中国历史或1949年后中国与西方世界关系的,因此我们萌生了弥补现当代中国国际关系分析这一缺口的想法。

虽说初衷是以开发教材为目的,实际上却远远不止是一本好教科书。书中详细系统地分别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欧洲、东亚(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国家)、非洲及希腊的关系。还另设一章分析中国的外交政策、环境政策及能源依赖问题。

能简要介绍一下您创建的协会吗?

加深中希及中欧关系协会是六所学术机构通力合作而建,包括四家研究机构(希腊欧洲研究中心、希腊欧洲及外交政策基金会、派迪昂政治经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关系学院)和两所大学(爱琴大学和伯罗奔尼撒大学)。我们也主动邀请了中国学术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如中国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等。

对当前中希关系的发展您是怎么看的?您认为中希合作是否要在中欧关系的大背景下进行?

不论是从政策角度还是实际操作对两国都是有极大好处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投资就是两国合作的典范。对希腊来说,国家经常账户赤字严重。希腊对中国出口已大幅增加,但与受经济危机影响的进口额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中国国内需求是持续增加的,因为中国政府意识到国家经济增长不能仅靠出口。这对希腊公司而言是利好消息,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贸然进入。部分希腊企业家前往北京参加各种宣介会,以期能吸引新客户,但就长期而言,进入双方市场还需要共同协作和努力。

不论是积极方面还是消极方面,中希合作都深受中欧关系影响。比如,如若希腊不是欧盟成员国,中国基本上不会在希腊投资。而武器禁运则对中欧关系毫无益处。由于欧盟成员国对中国的态度并不一致,因此很难制定出一个统一的面对中国的对外政策。

您认为中希继续加强深化合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是否双赢?

中希合作当然是双赢之举。希腊需要中国的投资,而中国也非常有意借此进入欧洲市场。这个双赢主要是经济方面的。中国公司在这儿运营,获取利润,其运作方式刻有深深的市场经济的痕迹。从希腊方面来讲,私营企业的利益对双边关系起主导作用,而船东是这其中的关键,他们是首批主在中国市场活跃的希腊人,与中方合作密切,决定着伙伴关系的活跃度。除此之外,文化交流、政治协定、官方会晤等也都不可或缺。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