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佐戈普洛斯(George N. Tzogopoulos)(希腊)
上一次中国国家主席出访瑞士还是在18年前的1999年。2017年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将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此访的目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促进中瑞两国双边关系。第二,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第三,访问联合国总部及其他国际组织。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瑞两国的贸易总额达到442.6亿美元。并且,在过去的六年中,中国一直是瑞士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及其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2013年,双方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并于次年生效。该协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合作。最近,苏黎世安全研究中心的一项分析显示,瑞士已经做好准备成为人民币未来的离岸交易中心。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推动金融改革,并鼓励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自由交易。
在此背景下,习主席的出访有望促成更多双边协议的签订。其中,创新将成为驱动力。中国的“十三五”规划非常重视创新能力的开发,日内瓦也已经准备好向中国提供瑞士制造业等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2016年,在瑞士联邦主席约翰•施奈德-阿曼(Johann Schneider-Ammann) 访华期间,两国建立的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今后进一步双边合作的基础。
另一方面,两国的友好交往历史也为双边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0年,就在新中国成立短短几个月后,瑞士政府承认了中国政府的合法地位,比大多数西欧国家都要早。并且,瑞士早在十年前就已经认可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许多欧洲国家直到现在仍持有怀疑态度。在有利的政治经济条件下,中瑞两国人民的交往也日渐频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曾提到,2015年,赴瑞士旅游的中国公民超过一百万人次。
习主席将在访问期间参加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此举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价值。一方面,习主席将成为首位出席该年会并在会上演讲的中国主席。今年论坛召开之时,中国经济的增长率稳定在7%左右,并努力提升国际合作。
另一方面,中国将有机会重申其在推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一贯立场。正如习主席去年九月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上所提到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创新、环境保护、对潜在危机的有效防御,以及打击逃税和腐败问题是未来有效战略的支柱。本次经济年会的相关主题,如恢复经济增长、推动工业改革、促进国际合作和有效领导力等都与这些支柱相吻合。届时,习主席将与我们分享他的观点。
此外,习主席访问几个国际组织也印证了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承诺。根据官方公布的日程,习主席将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会见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并见证中方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合作文件。可见,中国的未来政策清晰而坚定,这与扑朔迷离的美国政策形成鲜明对比。此前,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曾调侃,联合国“已经成为供各国消遣的俱乐部。”
更重要的是,习主席的出访不是中国领导人的一次单独行动,而是中国良好外交布局中的一部分。它将有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有利于支持多边主义,以及发挥中国在全球的积极作用。(编译:蔺丽瑶)
(乔治•佐戈普洛斯是法国尼斯欧洲大学讲师、希腊德谟克里特斯大学讲师,欧洲外交关系理事会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