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是世界致命病毒之一。目前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是自此病毒1976年首次被发现以来影响范围最广最为复杂的一次。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国家长期冲突不断,导致医疗体系落后,加上人力和基础设施的匮乏,加剧了疫情的蔓延,亟需援助。在提供必要援助方面,中国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安吉特·潘达先生是《美国外交官亚太时事》杂志的副主编,也是国际危机外交和地缘政治领域的专家。他接受了本站采访,跟我们谈论了他对此事的看法。
中国对埃博拉疫情是如何反应的?
中国对埃博拉疫情的反应令人印象深刻。回想当初在应对非典的时候,中国仅是针对在疫情蔓延的区域采取措施,并没有在国际上有所作为,这当然是有问题的。而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爆发之后,中国不但送去了经济援助、技术援助,甚至还派遣了医疗专家去非洲帮助治疗病患,遏制病毒扩散。接受援助的国家包括塞拉利昂、几内亚和利比里亚,他们都和中国有重要的外交联系和经济往来。例如,在塞拉利昂,中国的技术专家队把位于首都弗里敦的塞中友谊医院用作医疗基地,这家医院是早前根据两国政府间双边协议建立起来的。
中国还往几内亚派遣了一支人民解放军医疗队。此外,一家中国制药公司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附属医院合作,正在加快研制一种名为JK-05的抗病毒药物,通过中国监管机构检疫合格后,会在疫情感染区域分发。鉴于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广泛爆发,而中国又和西非的经济联系紧密,自然就有很强的动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在这些国家投资巨大,保证埃博拉疫情不对经济产生长期的破坏既照顾西非的利益,也不损害中国的利益。举一个例子,中国国际水电公司在几内亚的一个水力发电厂投资高达4.46亿美元。除此之外,中国投资者也提及,埃博拉疫情会给中国未来在这些地区的投资投下阴影。
总而言之,中国是对西非埃博拉疫情危机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的主要国家之一。这和中国的发展是同步的,她正日益肩负起维护国际稳定、维护全球利益的大国职责。在此之前中国颇受指责,因为其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在人道主义救援方面排名全
球第29名(希腊和葡萄牙之间)。而今中国应对埃博拉疫情的举动为今后类似危机中其应发挥的作用传达了积极的信息。
中国可以提供多少援助?
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自然中国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国家,可以拿出比它现在捐助的更多的资金。但这样的话也同样适用很多其他富有的西方国家。北京在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其效果。例如,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纯粹的金钱援助就不如技术和医疗援助有效。中国是一个相对来说科技和医疗发达的国家,因此派遣医生、研究员、实验设备给疫情严重的地区比直接给西非政府金钱来抵抗埃博拉的效果要好的多。
埃博拉病毒首次在什么时候出现, 关于此病毒还有哪些是我们不知道的?
埃博拉病毒首次于1976年出现在南苏丹。疫情爆发后埃博拉病毒就随即被确认。自此之后,非洲大陆曾遭受好几次埃博拉病毒的肆虐。直到2014年底,非洲大陆之外的地区共有17例埃博拉病例,4人死亡。而在非洲仅2014年一年内就有两万多个病例,八千人死亡,大部分发生在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这三个国家。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的爆发引发了国际媒体争相报道,导致全世界恐慌,担心疫情会在大城市扩散。很多人对此病毒的性质和传播方式有误解。埃博拉病毒只会在人之间传播,只有直接接触了有埃博拉病毒症状的病人体液,或是死于埃博拉病毒的尸体才会感染。
作者:Theano-Damiana Agaloglou